 |
|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展 |
全票:98元
本次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与敦煌研究院联合策划,是上海迄今规模最大、最全面的敦煌文化展之一,共呈现168件(套)展品,包括「敦煌遗书」原件及复制品、壁画彩塑临本以及6座复制洞窟,通过4个单元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
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营造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宗教艺术宝窟,见证了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彼此交流。莫高窟是敦煌石窟的代表,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展览第一单元「丝路·敦煌」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起点,重现敦煌作为丝绸之路要塞的繁荣景象,追溯敦煌石窟千年营建历史。重要展品包括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莫高窟六字真言碑,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圣历碑》,以及禁止出境文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均为首次在上海展出。
第二单元「石窟·净土」聚焦集建筑、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的敦煌莫高窟,展现其历... |
 |
|
最后的古典——黄宾虹、林散之、董欣宾、刘知白、卞雪松五人展 |
支持:虞·沙龙、虞山当代美术馆
策展人:虞山张维
经唐宋元明绘画的实践,笔墨的经验已垒积到一个量的质变,董其昌适时提出笔墨独立,笔墨对等于自然,这是人类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见识与理念。董香光的观念解放了以描模自然为主的普遍意识,并直返心性源头,笔墨成为心性自然和诗性抒写的中心。明末清初中国美术史上的小文艺复兴源于此,八大、四王、四僧、扬州八怪、金陵画派、新安画派皆是硕果。上个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世纪,历史剧烈动荡,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层出不穷,黄宾虹在总结五笔七墨法时,是基于董其昌的理念,及其后来美术史的笔墨实践意义上的一个集大成的总结,并没有把笔墨上升到抽象的高度,但扩展了笔墨的表现意识,表现意识,中国书画自古有之,从狂草线条的表现特征,书法入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的传统,也是古典的经验,但黄宾虹站在一个美术史的关键点,中国传统笔墨发展的责任,不小心落在他的身上,不负众望,晚年黄宾虹的绘画实践,充分发挥了笔墨的表现性,完成了他所... |
 |
|
诗书新韵——现代诗书法作品展 |
展览场地:6号厅
“诗”已进入现代,“书法”有进入否?
现代诗的产生、发展,使诗人获取了更为广阔的情绪塑造空间和更为自由的表现形式,并由此促使更多的热爱者从畅晓易懂的语言文字中,体验到“诗性”之美。譬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臧克家);“什么是我们的实在?从远方什么也不带来,从面前什么也不带走”(冯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你要我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歌德);“只要有一块云闪出电光,千万个岛屿都被它照明”(雪莱)……浅吟低唱中,可超越中外之限,更以一种相对融合的姿态,将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引入别样境界。
对于“书法”而言,现代诗的产生、发展,为以古体诗和近体诗为主要书写内容的当代书法,在展现形... |
 |
|
揆古察今 万象一品——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第一回) |
承办单位:观复美术馆
学术主持: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
中国画传承千年无外乎两种形式,一种为鸿篇巨制的大件作品,另一种则为尺幅寸缣的小品画。大画以气势胜具有视觉冲击力;小品以笔墨胜,可见画者文心雅趣。相对于大幅作品而言,小品画不求深沉严肃,但求生动活泼,即兴挥洒,笔简意深,更能透射画家功力、才气和性情,一笔一墨虽简尽是画者心灵之语。纵观近年来举办的全国性美展,获奖作品愈来愈趋向大、繁、工,最能体现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小幅作品却极为鲜见。有鉴于此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回归到以笔墨为中心的自由抒写的写意精神理应成为当务之急。是故,在即将迎来观复美术院成立十周年之际,拟定向邀请长期支持北京观复美术院工作的艺术名家,以小品画为载体,让四方名家竞表精彩。作品尺寸限定于2平尺左右,目的在于小中见大,增强精品意识和笔墨精神,重拾“尽精微而致广大”的文化传统。
北京观复美术院成立十周年以来,以... |
 |
|
咬定青山——沈光伟·郭琳琅师生作品展 |
开幕时间:2024年8月25日下午3:30
沈光伟 ,1950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花鸟画艺委会名誉主任、山东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郭琳琅 ,1979年出生于山东莱阳,200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沈光伟先生砚边受教20余载。
|
 |
|
游心——方土写生作品展 |
展厅:可园博物馆第1、2展厅
一百多年前,岭南画派先师居巢、居廉应可园主人之邀,寓居可园多年,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极为精致的绘画作品,后人在“二居”涉笔成趣、以花鸟虫鱼为题材的作品中,经常可见得当时可园的景物,对景写生成为影响二居以岭南风物为主要绘画题材的原因之一。
为研究、展示岭南画派当今面貌,促进当代岭南画坛艺术生态的繁荣兴盛,放大可园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IP的传播效应,8月21日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将举办《游心——方土写生作品展》,此展集中展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方土先生近些年一系列写生精品山水画,观众可从中感受方土先生一切因心而生意,“心游天地外,意在有无间”的境界。
|
 |
|
能不忆江南: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世界及其雅玩 |
展厅 1-6展厅
本次展览以「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世界及其雅玩」为题,汇集66件书画文物及20件文房器物,分为「与君同坐」「万毫臻妙」「停云模楷」「繁花夺目」「其获我心」五个单元,呈现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成就、审美样式及后世影响,解析江南文化景观的风雅内涵。
吴门为江苏苏州地区的别称,元末以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在此聚集。他们能诗文、擅书画、好收藏、精鉴赏,在园林、文学、书画、戏曲、文玩器物等领域均有建树,进一步建构了江南文化景观,也为吴门书画艺术的繁荣奠定基础。
明代中期,吴门书画艺术崛起,并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绕不开的高峰。以「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首,吴门书画家在近两百年里共同影响着江南的雅俗之变,构成明一代文人温文尔雅的审美样式。
绘画方面,吴门画派与明初「浙派」相对,振兴了文人画传统,在创作上具有诗文书画互应,画风清新淡雅,笔... |
 |
|
坐卧安寝:深圳博物馆藏床榻展 |
展厅:古代艺术馆1-4号厅
本次展览分为序、华榻引梦、观照人生三个部分,遴选展出102件(套)馆藏床榻、床榻构件及相关寝居用具,带领观者了解中国床榻的形制结构、制作工艺和纹饰题材,进而体味床榻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反映出的时人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
床榻作为「坐卧安寝」的主要器具,与中国古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无足的席到高足的床榻,从简单的造型与制作到追求舒适、美观和华丽,中国床榻形制的演变,反映了千年文化风俗的流转,其形制、工艺与纹饰亦集中体现了时代风尚、时尚审美及世俗幸福追求。
展出文物以清末民国南方地区床榻为主,涵盖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床楣、床里柜、孩儿枕等。展览还设置了诗文投影、传统寝居复原场景、戏文入梦场景、骨木镶嵌视频、《西厢记》粤语电影等特色展项,帮助观者深入了解中国床榻文化。
|
 |
|
华狮艺锦: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三十年 |
本次展览汇集中国与新加坡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分为「家园载情」「文化异彩」「生生相息」「都市未来」四个单元,展示中新两国在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中的多重语境与多重现状,探讨两国在城市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交流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