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
展厅:之江馆二楼临展厅C
全票:68元
提示:故宫博物院藏《百花图卷》《疏柳寒鸦图》《绣羽鸣春图》的展期为11月9日至12月8日,辽宁省博物馆藏《寒鸦图》的展期为12月10日至1月9日。
为庆祝建馆95周年,浙江省博物馆举办迄今宋代花鸟画真迹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展览分为「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3个单元,汇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8家收藏单位的15幅宋代绘画真迹、28幅宋画高清图版与39幅现代鸟类摄影作品。
第一单元「追千古」展示宋代花鸟画真迹,展品中有李成(传)《寒鸦图》、唐希雅(款)《花鸟图》、梁楷《秋芦飞鹜图》和《疏柳寒鸦图》等名家作品,也有可能出自名家之手的佚名之作,例如工细严谨的折枝花鸟《红果绿鹎... |
 |
|
时间之维——当代绘画展 |
出品人:徐浩
总策划:罗力 周秦兵
策展人:罗力 尹瑞林
学术主持:牟群
学术观察:倪昆
展览统筹:杨茂媛
研讨会时间:2024.11.9-14:30
开幕时间:2024.11.9-16:30
时间丈量生命的长度,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结晶。
小麦艺术馆是四川省泸州市全民美育活动平台、青年社交中心,为泸州本地美育活动爱好者提供艺术文化交流、学习平台,如美术绘画、非遗手作、生活美学、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同时也为各类展览、竞赛、团建等活动提供场地租赁服务。
|
 |
|
壮游与沉思——方土、李长松中国画作品联展 |
承办单位:肇庆市美术家协会、鼎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荔湾区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肇庆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荔园方斋、广州市新联会羊城新廾坊分会、广州市荔湾区非遗文创分会、广东墨天画院
开幕时间:2024年11月9日上午10:30
前言
方土、李长松两位先生,原本不是我所能讨论的对象,但他们的作品来到肇庆美术馆展出,便赋予了我这个小小的机缘。两人的成长环境一南一北,作品风格也“南辕北辙”,却又统一在山水画中,带给我们许多关于中国山水画的思考:传统还是现代?“卧游”还是“壮游”?小品还是巨幅?工致还是写意?这样的二元选择充斥着整个展览。
本次画展共展出200余幅作品,一半是写生,一半是创作;一半显俏皮,一半似古典。写生因“壮游”而描绘,创作因“沉思”而凝结,两者相得益彰,各有其趣。
方土先生的丰富阅历与师出有... |
 |
|
彩墨镜像——赵先闻别样之荷品鉴会暨《赵先闻绘画艺术研究》首发式 |
承办单位:大美墨韵艺术空间
别样之荷
先闻对纵向传统的汲取是有选择的,这说明传统对于个人的重要性莫过于个人对传统的独立选择,在向传统致敬的同时,留下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发生了改变的传统。北宋周子《爱莲说》传至他心,他奉之承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正是中国文人画载道悠久之性格,我们是个老旧的民族,述而不作又其命维新。做学问有“按着说”也有“接着说”,我们也可以说先闻画荷是“接着画”。
看其红日映荷图,生机盎然,热烈奔放,如红裙曼舞,激动之处又似战旗烈烈。日下荷事很少被前人取笔,先闻可谓反其道而用之,但朱笔入画,旭日东升,如现龙在田,正当其时: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其暮晚墨荷,他的这类作品多用水墨濡... |
 |
|
东升紫韵·欲晓清风——吴冬声、喻晓伉俪画展 |
开幕式时间:11月9日上午10:00
展览地点:深圳宝安1990(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三楼展览厅
承办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美术馆、深圳市宝安区美术家协会
前 言
丹青写华章,笔墨绘盛世。为全面推进深圳市宝安区的书画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促进交流互鉴,提升艺术素养助力文化强区建设,由安徽省中国画学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小学集团主办,深圳市宝安区美术馆、深圳市宝安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东升紫韵·欲晓清风——吴冬声、喻晓伉俪画展”在宝安区1990美术馆展出。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吴冬声、喻晓是一对名闻遐迩的画坛伉俪,多年来他们一直相扶相携、相促共进,始终醉心于书画艺术的创作。吴冬声,男,安徽省芜湖市人,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 |
 |
|
秋之韵·山东画院川渝行写生作品展 |
不至巴蜀,不识中国。
中国近百年的艺术发展与川渝有着密切关联,不可分割。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陆俨少等老一辈艺术家曾在川渝生活或多次来到这里,寻找创作素材,激发灵感,留下了许多的佳作。在这里,艺术家们探访的不仅是山川、人情和文脉上的传承,更是自然与人文双重积淀的碰撞。
此次采风写生,山东画院一行20余人深入川渝,办展、交流、采风、写生,收获颇丰。从三苏祠堂一门三杰的文脉相传,到瓦屋山云雾缭绕的参天植被,从柳江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明清建筑,到上里古镇水墨韵味十足的如诗如画,采风写生的十天期间,画家们笔耕不辍的寄情于山水之间,将对川渝的感受以笔墨形式呈现出来。
此次“秋之韵·山东画院川渝行写生作品展”共展出采风团的写生作品200余件,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川渝的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更是艺术家们在写生过程中对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他们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川渝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运... |
 |
|
2024臻美大境——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
学术主持:王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协办单位:蓝蕴领创文投基金、日本玄明墨业、鉴赏收藏杂志
在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中,意境之美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画家追求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交融契合的最高审美境界;也是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及自然等方面认知的升华,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妙合。意境之美作为中国画的核心美学追求,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都讲求将无形的思想感情融入有形的物象中,达到以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境界,使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交汇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将于2024年12月26日至29日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隆重举办的,“臻美大境——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将聚焦艺术家对人文主义情怀的表达,关注艺术家创作中的鲜明个性特征和新的笔墨图式应用;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学术理念,呈现不... |
 |
|
名山空境——王莹先生戏墨展 |
协办单位:太原艺术博物馆
前言
王莹先生,作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跨世纪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独特风貌。他的水墨画作,刻意中随意,随意中严谨,既体现了对世间烦躁的深刻洞察,又流露出佛境般的静逸与超脱。王莹先生的作品,整体中透露出一种永恒不变的感觉,一种来自于无常和艺术交融所散发出的心性体验。他的画作凝固着一种“无是无非,天地混溶,自然于一”的美的意境。在艺术创作上,他同时掘两囗井:一口是传统笔墨的井水,另一口是学院写实的井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源泉,经过他身体里的疏导系统,被化合成若干能量,并被分类储存。一旦进行创作,其每一种能量,都企望挤进他的创作行为的全过程的“前逻辑界”,由他在“自由烹炒”中,随意调用。他奉献给我们的“视觉大餐”,既醇厚笃实,又养心洗眼;既明朗高尚,又举重若轻。
王莹,人物画家。曾任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 |
 |
|
繁花——刘明波作品展 |
出品人:汪智杰
策展人:马菁汝
学术主持:尚辉
前言
花,作为大自然多彩的造物,自古便是人类生活及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而牡丹以其绚烂与浓郁,早已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题材。其雍容华贵和生机盎然也担负着自古至今的文化愿景,承载着不可遗忘的精神寄托。
《文心雕龙·明诗》中写到,“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的七情六欲随着外物产生,因而吟咏志向、创生艺术。“物”也正是刘明波水墨画的锚点,他往往托物言志、以花寄情,来观照人生的状态。有关牡丹的实践创作总在对母题的循环回溯中向外探求,“繁花”往往花团锦簇、热闹非凡,但刘明波追求的无疑是一种高雅和脱俗的表达,在他笔下无论花卉还是山水,都清丽秀美,如烟似雾,他着力描绘的并不是确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