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二十一世纪的天才设计师》戴帆访谈 |
究竟哪些人物最能代表二十一世纪设计的形象?《二十一世纪的天才设计师》由法国电影公司FILM PARLIAMENT出品,由荷兰年轻导演CJ RUN拍摄,旨在展示当代设计世界的最前沿的思想水准,或许是本电影所要传达的意义。导演说“此刻,我要扑捉的是一种属于二十一世纪的设计”。12位设计师各拍摄20分钟,组成一部240分钟的电影。同时发行的包括每个设计师24个问题专访的同名书籍。作为制作... |
徐冰:当代水墨的提法是一个死结 |
作为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徐冰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各自之间没有明显的风格承袭,似乎永远不按常理出牌。2014年,他在台北首办个人回顾展,22件代表性作品,看起来是如此异彩纷呈,这当中,究竟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徐冰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种种问题呢?本期,记者与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对话。
灵感核心来源是传统文化
... |
专访史晶&吴笛笛: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
和两位艺术家约在开展前几个小时在画廊展厅见面,相对于没有参照的采访间,空间内的交谈或许更自由惬意。前波画廊将两人的作品分别布置于三个展厅中,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独立展示但又彼此呼应。
这两位艺术家的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然而他们探索这一主题的角度迥然不同。史晶的灵感来自从外太空鸟瞰世界的景象及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观,但他并不愿意用传统的手法来表现这些主题。与之相比,吴笛... |
汪建伟 先锋是一种本性 |
他是第一个受邀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的中国艺术家,被西方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录像多媒体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就是汪建伟。近日,汪建伟目前国内最大个展“黄灯”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亮起”。
对于自己在艺术创作领域内不断地拓宽实验边界,汪建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先锋是人的本性,而自己只是一名实验者,是一个犯错误的人。
【黄灯亮起】 对世... |
理查德·怀恩:艺术批评需要的十种能力 |
清华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杜大恺(左)与《Art in America》杂志主编Richarld Vine(右)
2011年4月14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主办的《Art in America》杂志主编Richarld Vine讲座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清华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杜大恺、清华美... |
东方早报:范曾500万元索赔是否有法可依? |
画家范曾状告郭庆祥等名誉侵权案昨开庭;法庭一审被告方不接受调解。
一个是知名画家范曾,一个是知名收藏家郭庆祥,然而却因为后者发表的一篇《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的评论文章直指“流水式作画”等现象,被前者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500万元。备受文化界瞩目的“范曾状告郭庆祥”一案在经历半年多两次延期之后,昨天终于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
... |
凯伦·史密斯:当代艺术的价值谁说了算 |
木材、金属等建筑废料组建的巨型通道在漆黑的展厅里隐隐呈现,散发着人们并不陌生的“污染气体”的味道。4月21日,史金淞的这件名为《过去》的巨型装置在今日美术馆展出。从黑暗中走出来,完成了好奇的探索,摆脱了“毒气”的侵袭,每个观众的脸上都流露着一丝笑容。“您怎么理解这件作品?”“刚走出来,有点晕,还没来得及想呢。”栗宪庭的第一感受与其他观众并无不同。
两天后,同样是在今... |
张达星:看涨八九十年代当代艺术 |
专访四川文轩艺术投资管理机构总经理张达星
今年的春拍捷报频传,拍卖现场除了竞争激烈的买家之外,也多了很多准备入场的观察者,在热闹的表象之下,需要捕捉的是当代艺术市场下一轮的热点,对此,参与拍卖的藏家最有发言权。我们专访了张达星先生,请他从自己的收藏出发,谈谈今后市场的走向。
T=顶层杂志 Z=张达星
... |
不一样的周春芽 |
周春芽一直在跟我们说不要再重复已经被媒体们重复了无数次的问题,问点儿新鲜的,此话也正和我们的意愿,很多犹豫着是否可以提问的问题也就很自然的被从嘴巴和脑袋里释放出来,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挑战自己,也不断挑战着周春芽的极限,在他只有两个小时睡眠的忙碌之后,继续遭受我们的“蹂躏”,希望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希望这段采访算是新鲜的,希望能够让每个人在无数遍重复的采访中能够在此多看上两眼,希望读者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