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青年军旅艺术家胡云峰 |
近年来,各艺术机构、媒体等越来越关注青年艺术家,从国内到海外,形式层出不穷:比赛、展览、拍卖会、公益活动......不论组织方有怎样的目的, 最主要是要真正了解当下青年艺术家,推动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到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青年军旅艺术家胡云峰,对话中发现他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思维和想法,也了解到军旅艺术家的生活状况。
记者... |
翰墨生情笔端生辉——访开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闫振 |
人物档案
闫振,又名闫金政,书法四体皆能,学养深厚,精研书法理论,加之其聪慧的悟性,融众家之所长,承传统神韵,创自家风格,技艺高超,书德高尚,其书作先后20多次在中国书协举办和联办的大展赛中入展和获奖,还被人民大会堂、军事... |
周燕:墨落千峰里,梦行雪尘中 |
【画家简历】
1977年出生于浙江临安,2001年12月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
2003年6月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7年7月毕业... |
漆画的解读与践行--程向君访谈录 |
程向君先生作为现代漆画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多年潜心于从漆画本体语言出发,探究漆画艺术的表现空间,推陈出新,特立独行,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走在漆画发展的前沿。本期访谈中,程向君先生不但对个人创作作了详实的回顾与多维度的阐释,更对漆画艺术评判标准及漆画独立表现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直指漆画之发展“瓶颈”,观点犀利,警人深思。
一、突破工艺局限 重... |
《雕塑中国》系列访谈之对话于凡--重视雕塑本体 |
记者:“雕塑中国”的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一次创作回顾展,从1918年建校到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年,也相当于是对中国现当代雕塑史流变过程的一个回顾,而您,作为雕塑系的老师,同时又是当代雕塑艺术家,从您的角度,是怎样去看待这样一个大型的历史性回顾展?
于凡:这是一个好的契机,央美艺术中心提供场地和资金,雕塑系借此机会举办这个展览,我觉得还是很难得的。梳理... |
汪港清、韦红燕伉俪访谈:工笔画发展应有精神回归 |
他们大学时代相识,在绘画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他们相互欣赏,相互支持。他们非常有默契,虽然在绘画形态上有所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品格。
2013年8月,等待数天后,终于与两位老师见面。韦红燕和汪港清的工作室放着未完成的作品和成摞的书籍,除了这些就是绘画用的笔墨。在这种简单、朴素的环境下,二位有的是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和信仰。
... |
荷兰女摄影师莱涅克·迪克斯特拉访谈 |
一直以来,荷兰女摄影师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青少年肖像使人深深着迷,传统的迷恋者在其中看到了19世纪静止肖像的神秘,现代的先锋者在其中找到了影像洞察心灵的策略。是什么让迪克斯特拉的肖像如此不同?英国记者、评论家安妮·席林·耶格(Anne-Celine Jaeger)曾在其《图像制造者,图像拍摄者》(Image Makers, I... |
访谈:纽约《时代》杂志图片编辑凯西·莱安 |
莱安始于1978年西格玛图片社的职业生涯,当时的职责主要是研究并且为纽约《时代》杂志编辑比特·豪尔发送图片。由于其敏锐的目光引起了豪尔的注意,因此邀她会面并且不久就给了她一份工作。20年来,莱安一直呆在《时代》杂志,接触了每一个主题计划并且如同当年一样勤奋工作。
是什么原因让你在《时代》杂志的工作如此激动人心?
... |
访谈:慕尼黑摄影和新媒体部主任英格·格雷夫·英格尔曼博士 |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经过专业训练之后,英格尔曼作为一个自由职业的管理者工作于柏林和汉诺威。2002年以后在慕尼黑担任摄影部主任,负责充实博物馆的固定收藏,并且组织每年的摄影展。
为什么你认为人们对摄影的兴趣会日益增长?
摄影的不断繁荣是不可置疑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摄影就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当时人们第一次将摄影归入了艺术的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