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视觉叙事传颂长江儿女精神 |
生命的归宿和起点之舞(油画) 185×500厘米×2 1983年 唐小禾 程犁 湖北美术馆藏
关于“长江”主题的展览选题是湖北美术馆近年来持续策划的重要方向,体现了湖北美术馆加强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近日,“奋楫逐浪天地宽——湖北美术馆馆藏作品中的‘长江儿女’”在湖北美术馆开展,该展是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 |
边疆美术的多元交响与精神探求 |
新曼巴(水彩、粉画) 140×183厘米 1972年 朱乃正 中国美术馆藏
2025年仲夏,“和美边疆
民族同歌——新疆西藏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揭幕。展览适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一次兼具艺术高度与时代厚度的文化盛事。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以各具风格的笔触,描摹边疆自然与社会,勾勒多民族文化的丰赡面貌和壮丽画... |
涅瓦河畔的遐思在东方回响——国博全景呈现列宾艺术人生 |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是逆风行驶,所以帆没有张起来。河面上映着倒影。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段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字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作曾让无数中国观众初识列宾的名字。
作为“中俄文化年”的重要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共... |
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在澳门揭幕 |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近日在澳门博物馆开幕。
展览汇集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近百件/组珍藏的历史图片、文献典籍和珍贵实物,分为“救国思想发源地”“革命活动策源地”“家人亲属桑梓地”“伟大精神纪念地”四个部分,回顾孙中山先生在粤港澳三地的成长轨迹与革命实践,展示他及其家属与三地的深厚渊源。
展览设... |
《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发布 |
8月9日,《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新书发布暨学术座谈会在北京科学出版社举行。
作为该书的主编和副主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罗运兵和凡国栋,分别介绍了随州周家寨汉墓考古发掘和简牍整理的情况。作为汉墓,周家寨墓地最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500余枚西汉前期的简牍。
在编号为M8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一枚纪年木牍《告地书》。《告地书》是汉代墓葬中... |
《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影筑时光之城 |
书籍尺寸厚重却十分轻便
【书衣之美】
清末民初,西方来华人员较之前不仅人数大为增加,且职业种类也更为多样。他们中间不仅有传教士、外交官和商人,还有汉学家、艺术家、记者、探险家、考古学家及教师等。其中,不少善于观察并勤于记录者,或是用文字写下了在北京的所见所感,或是用画笔、相机为北京的历史瞬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 |
《山间微风》的创作灵感 |
山间微风(版画)
《山间微风》的创作灵感,是我在山间度假时获得的。夕阳西下,远处的山脚下村舍绵延,河水缓缓流淌,我和朋友在民宿墙角的阴影中或站或坐,一瞬间仿佛都被暖暖的斜阳迷醉了,大家安静下来,感受到初夏山间的一阵微风。那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初夏是一个充溢着生命力的季节... |
“有‘画’对你说” 绘就艺术院校思政育人新图景 |
鲁迅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画’对你说” 绘就艺术院校思政育人新图景
在鲁迅美术学院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传统意义上的单向讲授被热烈互动取代,师生围绕学校老艺术家创作的红色经典作品展开深度研讨,镌刻着历史记忆与红色基因的艺术珍品,成为叩开思政教育之门的钥匙。这种以艺术为媒、让思政课“活态化”的教学创新,正是鲁迅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 |
水色间的肌理之美——浅析水彩画创作的质感表现 |
水彩画,是以水调和颜料进行创作的绘画形式,其艺术表现的优势与难点,皆源于绘画材料的特性。纸与笔的种类、水与颜料的比例,甚至着色时间的细微差别,皆可令水色呈千百面貌,或轻若晨雾,或重如玄铁,或柔若凝脂,或坚如磐石,虚实变幻间生出万千气象。
在水彩画创作中,对于不同质感的表现颇见功力。从人物的皮肤、衣饰,到金属、陶瓷、织物、玻璃等不同材质的静物,再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