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到心手的蜕变——罗玉鑫谈写生之路 |
罗玉鑫 椰风200x80cm纸本设色2008年
我把自己从本科至现在的创作风格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主义倾向期、提纯萌芽期、本土情怀表达期以及提纯成熟期。细细回顾,这四个阶段的演变,使我对“写生”中“生”的内涵有了不同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自然主义倾向期,在这一阶段,我主要依赖对景写生作为创作的基础,或将写生作品直接转化为创作稿,或在此基... |
“翻翮求心——张猛作品展”将在北京开展 |
宋代团扇绘画是后世窥见宋画艺术高度的重要形式。其取材广泛绘制精美,尺幅甚小却被公认为历代绘画巅峰。同样,西方小尺寸油画亦不乏力作,这些中外大师留下的“小品”,像璀璨的明珠为后人带来沉甸甸的视觉冲击。
张猛此次展览作品多采用了团扇的形式,这亦是他首次尝试直接画于成扇之上。画中或深院闺阁,或浮云怪石,仕女顾盼生姿,高士闲游林泉,构思巧妙设色清雅,人物情态生动,若翩... |
追寻极致——殷会利的焦墨人物画 |
【吉庆】 248cm×518cm 纸本设色
焦墨亦可称之为枯笔、渴笔,是一种最古老的中国画技法。数千年前出土的彩陶上的图案,基本都运用了焦墨技法。唐以前,包括唐宋很多画家画山水时,也多以焦墨勾轮廓,偶尔用相同的焦墨皴擦几笔;到最讲究笔墨的元代,画家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开始多用淡墨渴笔,但王蒙这样的名家偶尔也以焦墨作画。明代程邃更是以焦墨... |
孙宽·园林画 | 三生水墨绘姑苏,修心守神通古今 |
初见孙宽,是一个枫丹露白的时节,苏州国画院那株橘黄欲坠的柿树下,一袭青衫,满园草木,其人其画,似乎从古代穿越而来。
作家苏眉描述孙宽:“他是这个江南里的有,也是江南里的无。”熟识的江苏小妹评价:“孙院长是苏州民进最帅男会员。”我更相信文化学者马未都的那句话:人在40岁以前的面相是父母给的,40岁以后的面相是自己的修行。
... |
袁武·水墨新作 | 艺术是多样且自由的 |
大师小景系列三 齐白石 33cm×4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我一直到了四十几岁离开部队到了北京画院,我才更加关注当代艺术,而且,我也希望我的作品有它的个人意义和当代意识。我常讲远交近攻,比如你传统,那么当代是什么样,你是中国画,那么雕塑是什么样,摄影是什么样,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受益和刺激,我是比较反对“近亲结婚”的,所谓的“近亲结婚”就是师承关系、门户之鉴... |
图文相映释万象——浅谈“对相杂字”的插图演变 |
“杂字”是中国古代识字读本,和“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同为蒙学读物。长久以来,“三百千”作为蒙学教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对于“杂字”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对相杂字”是附有版画插图的“杂字”的总称,通过绘画与文字的对照,使字词的“形”与“义”更加浅显易懂。可以说,这类读物不仅是小型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可供欣赏的画册。
现存的“对相杂字”... |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在京开展 |
11月29日,为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齐白石在北京”展览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北京画院、荣宝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汇聚200余件齐白石艺术珍品,通过绘画、书法、篆刻、文献,以及数字科技等新型手段,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深入探索齐白石在北京的艺术生涯和交游历程,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北京历史人文的别样窗口。
1919年,从湖南湘潭走来的齐白... |
“苏美宝笈”系列展(山水篇)开展 |
颜文樑 远山静湖 33×41cm 评分
11月29日,逍遥山水间——苏州美术馆馆藏“苏美宝笈”系列展(山水篇)在苏州美术馆开展。展览遴选馆藏山水画佳作56件,以时间为序,汇集晚清“怡园画社”、“三吴一冯”、苏州美专以及现代名家等群体的杰出山水画作。展览持续至2025年2月23日。
步入展厅,眼前满目青山绿水,耳畔响起悠悠古琴声。这次山水篇... |
觅境:艺术家们再次“余杭看山” |
11月30日,“觅境·柒+贰——余杭看山”第五季作为第二十五届西湖艺术博览会第三季暨2024·国际收藏博览会的展览项目之一,在杭州艺术西湖·家开幕。
三百多年前,清初书画家石涛曾作《余杭看山图》,画下了位于今天杭州市余杭区的大涤山风光。本次展览以“余杭看山”为主题,邀请居住在余杭的潘杰、成军、王蓓蕾、叶剑波、谢雯、苏晓晗、邓晃煌七位画家与马登丰、陈显丰两位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