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莫朴诞辰110周年展在浙启幕 |
8月12日,展览现场。(浙江美术馆供图)
8月12日,“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启幕。展览展出3281件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莫朴作品及珍贵文献,包括255件画作、2件书法以及1821件上海国难宣传团资料等。
莫朴,1915年出生,原名莫璞,祖籍南京,是一位集革命生涯和教育事业于一身的红色艺术家。他早年求学... |
中国美院三大展览在杭启幕 以艺术语言讲述“两山”理念 |
8月12日,观众在“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现场拍照留念。曹丹 摄
8月12日,“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系列展”在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通过三大主题展览,以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艺术表达,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025年是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
口述史视角下的非遗保护:传承人叙事中的文化逻辑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在于“人”,尤其是那些掌握传统技艺、承载文化记忆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记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个人经历、技艺传承过程和文化理解,揭示非遗背后的文化逻辑,即特定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同样,传承人口述史也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研究者之间互动、合作产生的... |
“艺蕴双奥——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在北京奥运博物馆震撼亮相 |
8月13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北京奥促会(北京奥促中心)、市体育局共同策划推出的“艺蕴双奥——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开幕。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展览汇聚全国美术界记录描绘双奥的精品力作,将那些赛场上的拼搏、赛场下的温情、场馆中的巧思、城市里的变迁,转化为永恒的艺术经典。这些艺术作品镌刻“双奥之城”的荣光,承载着艺术家对“双奥”记忆... |
“滴翠——李恩成中国画作品巡展(聊城)”将开幕 |
李恩成生于齐鲁,长于乡野,虽故园湮于城市,然心中月光恒在,故其笔下野草即乡愁,笔墨即归途。
滴翠作品展,以自然为卷,铺陈一场可步入的声色盛宴。观众循香而行,恍若坠入鸟语花香、碧草虫鸣的幽境。
布展之巧,于微处见真章,美学空间疏密有致,绿植错落如生;案几上瓜果盈枝,带着晨露的呼吸;笼中蛐蛐低唱,枝头翠鸟啁啾,一呼一应间,生命的绿意与草虫的灵... |
时代气象 太行风骨 |
《 太行雄魂 》198cmX238cm 2024年
祁海峰的山水画讲究神韵意境,而西方绘画的造型、色彩、光、语言的使用,使他的山水画更加立体、厚重、质感。在气韵生动中呈现出来的巧妙布局、章法有度,在一点一笔的精微中展现出来的气势磅礴与宏伟气象。中西绘画的特点无时无刻不在他的作品中发生着对比和碰撞。祁海峰在创新的同时,没有丢掉对文脉的把握,而中国传统山水画中... |
侯滨·油画 | 执笔数十载,探索心灵与表现自由之脉动 |
侯滨《暮年》布面油画 160Ⅹ120cm
墨色浓淡间,自有一方乾坤。油画家侯滨先生执笔数十年,点染山川,敷彩人物,其笔底波澜,竟将南北风物与人生际遇凝成奇观:早年齐鲁大地之深厚,后来沪上烟云之斑斓,最终归向内心意象之绚烂——这岂止是画风的嬗变?分明是生命之河于画布上奔流不息,在色彩深处的回响。
侯滨先生画艺之根,深... |
搜妙创真 厚重清逸 |
《五峰书院》67cm×94cm 2021年 纸本设色
约1994年前,张谷旻一度迷恋西北景观,以细笔作大画,构筑奇雄神秘,具有宗教感的西部幻境。1994年后又转画江南,风格为之一变。所画九华禅寺、西湖园林或者古歙村居,大都岭岫出云,静无人迹,也没有鸟飞与风动,似乎是对烟雨江南的幽寂凝视。笔法沉实,风格以浑厚为基调,内含清峻。墨色滋润而有枯涩,晴光明灭,苍翠欲滴... |
艺术再现北京中轴线之美 |
为纪念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由北京市文联与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杨留义北京中轴线城市山水画展”日前在京举办。
展览呈现了画家杨留义以北京中轴线15处核心遗产要素及其周边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为主题的城市山水画。画家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笔墨技法,将巍峨的宫殿群、庄严的礼仪空间、古朴的坛庙建筑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