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件园林题材精品荟萃,这个画展带你遍览南北园林之美 |
8月26日,“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厅)拉开帷幕,将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宏伟和南方文人园林的小巧精致浓缩进一幅幅画卷里。
此次展览首次集中呈现了王明明近些年创作的近百件园林题材精品,涵盖其山水画与书法作品。王明明以深厚传统笔墨为根基,以青绿设色和水墨晕染等传统技法,于咫尺之间生动展现园林四季之美——春日繁花似锦、夏日浓荫蔽路... |
文艺报:鲁迅抽烟墙画该不该改? |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抽烟墙”是游客热门打卡点,墙上的鲁迅夹着香烟、眼神犀利,背景则是简洁的黑白线条,颇具文艺感。不少游客会点烟或打开打火机,拍摄“给先生点烟”的照片,以此致敬这位文学大师、思想大师。近日,有控烟志愿者提出,这幅墙画改编自鲁迅在书房抽烟的照片,去掉背景后容易让人误认鲁迅在室外吸烟,存在“诱导吸烟”“误导青少年”的风险。因此,建议将鲁迅的夹烟动作改为“右手握拳”。
... |
文物瑰宝里的浪漫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七夕将至,这一源自牛郎与织女传说的古老节日,最核心的内涵便是爱情。牛郎织女的动人传说,体现了人们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向往和赞美,也为七夕赋予别样的浪漫与温情色彩。七夕节源头可追溯至汉代,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古代女子会在七夕之夜,摆上瓜果、针线等物品,祈求织女让自己心灵手巧,掌握更多女红技艺。东晋《西京杂记》中的“汉彩女常以七... |
“林徽因遇见茜茜公主”文化交流活动举办 |
近日,“林徽因遇见茜茜公主”文化交流活动暨“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林徽因”主题展在匈牙利格德勒宫举办,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与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首席顾问提尔斯·托马斯共同为主题展揭幕。活动适逢中匈建交76周年,为深化中匈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提供了优质平台。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布达佩斯旅游办事处主办,活动以女性力量... |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 |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8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汇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 |
湖湘文化发展视域下博物馆隐性与具身化教育 |
湖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发源于湖南的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纵贯古今,在独特的地理历史条件、文化源流与时势中,造就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湖湘文化也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展示主题,博物馆通过向参观者传递优秀的湖湘精神,使湖湘文化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时代价值、做好现代诠释。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珍贵文物与生动故事,向参观者展示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推进其传承与... |
陕北汉画像石的数字化传播与文化价值研究 |
陕北汉画像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陕北汉画像石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神木、绥德等地,其艺术风格以浅浮雕为主,兼有线刻技法,题材涵盖神话信仰、车马出行、庖厨宴饮等,反映了汉代陕北地区作为军事要塞与农牧交错带的社会特征。陕北汉画像石并非单纯体现“民族融合”,其文化内涵更偏向中原礼制与边塞生活的结合。这些画像石为研究汉... |
“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开幕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面展示华南人民抗战历史,8月26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协办的“旗展华南
砥柱中流——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在广东省档案馆开幕。
此次展览从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讨抗战文艺 |
8月2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10位专家学者代表分别从文学、戏曲、音乐、美术等角度,对抗战文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的影响作了系统梳理与阐释。此次研讨会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一致认为,抗战文艺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