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 |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8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汇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 |
湖湘文化发展视域下博物馆隐性与具身化教育 |
湖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发源于湖南的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纵贯古今,在独特的地理历史条件、文化源流与时势中,造就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湖湘文化也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展示主题,博物馆通过向参观者传递优秀的湖湘精神,使湖湘文化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时代价值、做好现代诠释。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珍贵文物与生动故事,向参观者展示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推进其传承与... |
陕北汉画像石的数字化传播与文化价值研究 |
陕北汉画像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陕北汉画像石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神木、绥德等地,其艺术风格以浅浮雕为主,兼有线刻技法,题材涵盖神话信仰、车马出行、庖厨宴饮等,反映了汉代陕北地区作为军事要塞与农牧交错带的社会特征。陕北汉画像石并非单纯体现“民族融合”,其文化内涵更偏向中原礼制与边塞生活的结合。这些画像石为研究汉... |
“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开幕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面展示华南人民抗战历史,8月26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协办的“旗展华南
砥柱中流——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在广东省档案馆开幕。
此次展览从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讨抗战文艺 |
8月2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10位专家学者代表分别从文学、戏曲、音乐、美术等角度,对抗战文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的影响作了系统梳理与阐释。此次研讨会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一致认为,抗战文艺不... |
鲁迅手里的烟,“掐”不得(有事说事) |
今天,我们纪念鲁迅,重要的是理解他那深沉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自觉与自省精神。我们纪念鲁迅的正确方式,是阅读他的作品、理解他的时代、践行他的精神。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面“鲁迅夹烟”墙,遭到某游客投诉。投诉者认为,该墙画不仅会误导青少年,还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建议将其换成鲁迅右手握拳的画面。
... |
秸秆画登上大雅之堂——国家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高唐探索 |
【文化中国行】
“你看这幅《九鲤戏莲》图,鲤鱼打挺,好像要跃出水面。”近日,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大石新村的文化大院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囤景义指着这幅图说,这不是书画,而是根据韩国客商的订单定做的秸秆画。
“昔日废柴变成宝,我们的秸秆画登上了大雅之堂,今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郭怡孮指导我们创作的秸秆画走进了中国... |
《浪浪山小妖怪》:水墨丹青重构东方神话 |
2025年暑期档,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黑马之姿突围,成为引发大众热议的文化事件。目前,该片已成功跻身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影片从《西游记》中“无名小妖”的视角出发重构经典,在艺术表达、技术革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突破。
《浪浪山小妖怪》一大突破,在于对传统水墨美学的现代化诠释。主创提出“笔墨入镜”理念,将二维手绘与数字技术融合,把国风笔墨转... |
鲁迅纪念馆回应“夹烟”墙画遭投诉 |
图源:绍兴鲁迅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近日,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内一幅描绘鲁迅“夹烟”形象的墙画引发公众讨论。部分游客参观时在该墙前以点燃打火机的方式进行“给先生点支烟”打卡,引发了颇多关于其是否误导青少年、美化吸烟行为的讨论。
据媒体报道,游客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建议绍兴鲁迅纪念馆版画换图,并于8月22日通过政务平台“浙里办”反映称,该墙画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