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故居将建抗战美术史陈列馆:或两年内开放 |
华龙网2月19日20时讯(记者 黄军) 记者今日从重庆市江北区文物管理所获悉,今年江北区将对徐悲鸿故居进行修缮,并建成“重庆抗战美术史陈列馆暨徐悲鸿旧址陈列馆”,有望在两年内免费对外开放。徐悲鸿故居在哪里当年他在重庆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
徐悲鸿在大石坝生活4年 地下室教学生画画
... |
徐悲鸿与中华书局 |
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徐悲鸿先生先后在中华书局出版《悲鸿画集》、《悲鸿描集》、《悲鸿近作》等作品集,并推荐出版齐白石画集、左恩(初伦)画集、《八十七神仙卷》等作品。并与中华书局负责人舒新城、吴廉铭等有大量往来信函,这些信函完整无缺地保存在中华书局档案中,其中半数以上是与舒新城、吴廉铭等商议画集出版事宜,另外尚有推荐作者、书稿,叙说时事、游历、家庭状况,托办邮寄书籍、支取款项等事,内容极为... |
金币上的画家作品——徐悲鸿篇 |
徐悲鸿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出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落笔有神,栩栩如生,是近代名家中将中西绘画艺术融会贯通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小品中既注重西洋画派的造型感和技法,也延承了中国文人画讲究“以形写神,意在画外”的精髓。他众多的绘画作品已经成为现代金银币选用的素材。
在中国首轮... |
徐悲鸿与李约瑟的往事 |
1937年,三个中国人造访了李约瑟,向他介绍了东方古老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这给处于“西方中心论”中的李约瑟带来很大震动。从那以后,李约瑟立志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那是30年前,我在报社做新闻记者,当时接到一个采访任务,报道来港进行学术访问的李约瑟博士。”时为香港苏富比(微博)(微博)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向本刊记者回忆往事,“那时对李博士的了解并不多,为了做好这个采访,事前我做了不少功课,发... |
徐悲鸿之子:有人收藏几百张他的画无一真迹 |
核心提示
5月16日,由徐悲鸿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微博)、徐悲鸿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艺术巨匠徐悲鸿及弟子师生联展隆重开幕,此次画展展出了徐悲鸿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60幅,世界闻名的《奔马》、副本曾拍出1.71亿元的《巴人汲水图》等名作都有展出。继2000年的徐悲鸿个展后,时隔12年其作品再现羊城,同时还汇集了徐悲鸿第一代弟子和第二代、第三代弟子的作品,引起本地美术界的热烈... |
徐悲鸿与孙多慈的师生恋 |
仿佛命中注定,孙多慈会遇见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并成为她终生的恋情。出生安庆的孙多慈,清丽、温婉、乖巧,她18岁时来到南京中央大学,作为艺术系旁听生,成了徐悲鸿的学生。
那年,徐悲鸿在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美术,也专心绘画,他看到孙多慈第一次交上来的画作,非常吃惊,这个女学生用笔坚实厚重,造型准确传神。
他感觉这个女孩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华和悟性,而她年轻的脸庞,明亮... |
徐悲鸿临终前不让儿子学美术 |
晚年得子的徐悲鸿对儿子徐庆平十分喜爱。
徐庆平3岁时,徐悲鸿就开始教他画马。1953年9月26日,58岁的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当时徐庆平只有7岁。而在徐悲鸿临终前,却告诉妻子廖静文:“对这个孩子要溺爱一点,不要让他学美术。”
不过,徐庆平并没有遵守父亲的“遗训”。从小喜欢画画的他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后来留学法国,成为徐家4个子女中惟一“子承父业”的后人。父... |
廖静文回忆:徐悲鸿与云南的情缘 |
悠悠几十年过去了,廖静文与徐悲鸿伉俪纵然早已阴阳两隔,但是廖静文的魂魄、情志始终不渝地追随着最挚爱的人,如影随形,须臾不离。今天,徐悲鸿与云南的故事,从廖静文的口中娓娓道来——
“名人往事”开栏的话:
云南文化灿烂,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享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在云南这块土地上,曾诞生了熊庆来、聂耳、郑和、艾思奇等大名鼎鼎的人物,云南可谓人才济济,出类拔萃者... |
徐悲鸿临终前不让儿子学美术 |
晚年得子的徐悲鸿对儿子徐庆平十分喜爱。
徐庆平3岁时,徐悲鸿就开始教他画马。1953年9月26日,58岁的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当时徐庆平只有7岁。而在徐悲鸿临终前,却告诉妻子廖静文:“对这个孩子要溺爱一点,不要让他学美术。”
不过,徐庆平并没有遵守父亲的“遗训”。从小喜欢画画的他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后来留学法国,成为徐家4个子女中惟一“子承父业”的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