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创造中的她”ART SHANGHAI欧洲国家珍藏展 |
策展人:汪汝徽
学术主席:戴锦华
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人文艺术项目「ART SHANGHAI欧洲国家珍藏展」发起全新特别单元——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创造中的她」,以“世纪”为丈量历史的尺度,通过法国这一电影原乡所铺叙出的女性电影历程为内核,同构具有本土化意涵的文化场景:中国女性电影的时代探索与当代叙述,共同谱写1890年代电影诞生至今,女性在电影这一媒介中所作出的实验、探索与成就。该单元由展览、展映、论坛三大板块组成,以外滩源壹号为展览主展区,以上海影城及上海百美汇影城为电影展映区,于2024年6月13日至7月13日呈现。本次项目由香奈儿独家支持。
|
 |
|
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 |
特邀支持:沈阳故宫博物院
此次展览将集中展示故宫博物院近百件珍稀清代宫廷织绣服饰展品。同时,也有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展品呈现。清代宫廷制作最精良庄严的服饰——礼服、祭服将组队出展,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国礼朝典的仪式感,内廷各宫主人衣色会随风尚与季节变化流转。
展览将呈现后妃们的中华传统“高定”服饰,除四十余件成衣将集体出宫展示外,还将呈现衣料、佩饰、画样等,传说中的“羽服”——绛色缎绣孔雀翎地金龙纹吉服袍料也将首次亮相。展览还将力图还原清代宫廷织、染、绣、缂、绘等高等级工艺的时代风貌。
在展览中,还有众多明星展品将与观众见面。例如清乾隆时期的明黄色纳纱彩云龙纹男单朝袍,根据大清会典,此种纱料的明黄色夏朝服正是夏至时分,皇帝北郊地坛祀地祭礼中穿用的祭服。康熙帝在万寿盛典时外穿礼服褂,前胸团纹内平金绣“福如东海”篆字纹样,后心及两肩团纹内则平金绣“寿比南山”字样。还有一件金胎穿珍珠手镯,为末代皇后婉容曾用之物。
|
 |
|
直面日常——关于物象构建的主体性方法论 |
开幕时间:2024-06-01 19:30
策展人:蓝庆伟
【策展人】蓝庆伟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学博士。长期从事当代美术史研究、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实践、美术馆学研究。现任教于成都大学,兼任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校友会理事、广州美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四川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当代艺术档案库(ACAC)学术委员等。
【参展艺术家】陈安健
1959年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77 级油画专业,获文学学士。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协会第一届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 部分个展 | Solo Exhibition |
2019年 见证交通茶馆——陈安健个人作品展纪,了了·艺术传播机构,成都。
2018年 见... |
 |
|
山峦墨章——现当代水墨艺术展 |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二号展厅启
开幕时间:5月30日下午2点
策展人:于洋
序言
20世纪以来,中国水墨艺术经历了从笔墨形式、题材内容到图式观念多元价值、多向探索的创研之路。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为水墨艺术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2024年初夏时节,由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山峦墨章——现当代水墨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次展览即浓缩式地呈现了现当代水墨艺术佳作力作的发展轨迹。此次展出艺术家有溥心畬、黄君璧、张大千、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邵大箴、周思聪、刘丹、许仁龙、蔡国强、王天德、徐累、冯斌、方向、丘挺、毛东华及孙浩共18位艺术家。无论是在观念表达、题材选择、媒材运用和技法拓展等方面,本次展览中的画作都展现出水墨艺术独特的包容性与延展性,呈现出现当代水墨艺术的风云际会,及其指向未来的当代价值。
... |
 |
|
文物中的动物世界 |
展厅:三楼南特展馆
本次展览将展出100件与动物相关的文物,按动物的属性分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神话里的」四个板块,带领观者探索古人对动物的喜爱和观察,以及赋予它们的美好寓意。
动物文物是古人在对真实动物进行观察后的二次创作,根据它们的名字、长相、习性等赋予寓意,因而这些文物寄托了人类美好的期待、有趣的想象,以及对动物的拟人化与情感化。古人精神上的需求还反向催生出了很多想象中的动物,比如在中华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龙。
本展旨在打造一个「儿童友好型」展览,在展陈上做到「视线放低」,展柜、说明牌以及各类展览设施在高度上都将更适合小朋友的身高,在重点展品的解说上则为小朋友准备了更富童趣的说明牌。此外展览还融入视频、互动项目等形式,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
|
 |
|
锦绣西域 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 |
展厅:临展厅
本次展览共汇集先秦至宋元时期的131件(套)文物,包括纺织品、简牍文书、雕塑壁画,以及青铜、彩陶、金器等类型,探索新疆地区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
参展文物出土地涉及多处代表性考古遗址,反映了新疆地区重大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例如交河故城遗址、北庭故城遗址和克孜尔石窟均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尼雅遗址和营盘墓地名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展览还将特别呈现新疆与成都之间的联系,并列展出以蜀锦工艺织就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复制品)、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以及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黄地团花纹锦片,反映出巴蜀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
 |
|
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展 |
展厅:一楼特展一厅
本次展览由湖南博物院、中国数字图书馆联合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携手策划,借助超大型球幕、全息影像、裸眼3D和镜像空间等技术,多维度呈现半个世纪以来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保护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马王堆汉墓所承载的汉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东郊,旧传为五代时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为「马王堆」。马王堆汉墓发掘工作始于1972年,共清理三座汉代竖穴土坑木椁墓,发掘逾3000件文物,墓中出土的印章和器物铭文证明二号墓墓主为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一号墓墓主为利苍的妻子辛追。2021年马王堆汉墓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
 |
|
旅者的图叙——陆琦、江健文、管建新、金丹域外写生作品展 |
承办单位:东街6号美术馆
协办单位:浙江鲁本斯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杭州海洋电脑制版有限公司、鑫源纸业、杭州小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画框)
开幕时间:2024年6月8日下午15:00
旅者的图叙(代序)
图画表达的一种方式,现在叫写生。
写生是绘画过程中最能捕捉灵魂的一种方式。虽然写生有可能不完善、不完美,但它却是最鲜活的。因为那时那刻,有灵魂在笔间跃动,它无比生动,虽不悉备,却再难复制。
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在其著述《周易正义》中有:“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地方,谓之为旅。”近年,常有一段“失本居而寄地方”的出旅。虽非长期居留他乡,但也有月余的心灵“漂泊”。出国旅行多了,虽行迹匆匆,也常常备些纸笔,在晨间或黄昏将异域的风情记录。这里的一些油性或水性材料... |
 |
|
红土地上的绿色——李占卿绘画创作40年作品展 |
学术支持:湖南省油画学会、湖南省油画风景研究会
执行单位:岳阳市美术馆
协办单位:岳阳市书画院、岳阳市美术家协会
展览地点:岳阳市美术馆1/2/3展厅
开幕时间:2024.05.28 10:00am
总策划:戴剑
策展人:王峰 唐新宇
策展助理:万琴
策展词
李占卿绘画创作40年就是一部个人美术史的构建与生成的历程。从乡土绘画出发到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再到现代形式语言的探索及表达,很难用某种单一的艺术风格来定义他的创作类型。他的创作总是与时代紧密结合,反映了所处时代背景下个体和群体的精神状态。同时,他的作品还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和审美理想,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一个高度的和谐与平衡。
李占卿在学院中成长,过人的天赋和勤奋让他早年就在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