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克洛德·维尔拉的回望 |
本次展览是第18届「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之一,展出法国抽象艺术家克洛德·维尔拉(Claude Viallat)的逾80件作品,回顾他近30年的创作方式和风格。展览还将呈现1999年「维尔拉昆明个展」见证者的回忆录与文献资料,梳理其艺术观念在云南的影响。
克洛德·维尔拉(1936-)是法国「载体/表面」(Supports/Surfaces)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载体/表面」是一场1960年代末发生的先锋艺术运动,旨在解构绘画和雕塑的本体,进而反抗神圣化的艺术系统,是对当时法国现代主义的既定秩序的反叛,也对当时主导国际艺术发展的美国波普艺术与抽象艺术提出质疑。
维尔拉认为「重复」是对主体的消解,去除了框架和载体束缚的重复绘画元素得以让绘画逆向回归,他的作品主要在未绷框的画布、帐篷布、桌布、窗帘和衣服等触手可及的现场纺织物上,以无限重复、鲜艳的「海绵」状图案几何阵列展开,并使用印章、印刷、染色、模板印刷甚至日光漂洗的方法处理。维尔... |
 |
|
沧海一声笑:黄霑 |
展厅 专题展览馆一、二
本次展览作为「香港流行文化节2024」的活动之一,主要通过康文署博物馆馆藏及借展物品,介绍中国香港著名创作人黄霑在歌、影、视、广告及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黄霑是香港跨领域创作界的代表人物,擅长写词、作曲、配乐、拍电影、广告创作及舞台演出,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冠以「香港四大才子」的称号。他的一生适逢战后香港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推动香港流行文化的形成和变迁产生重大影响。
展览将以黄霑的四首作品连结他的生平,从「狮子山下」出发,走进「是他也是你和我」的香港流行文化黄金时代,让公众了解黄霑如何将传统内容谱写成现代流行文化。
|
 |
|
大卫·霍克尼:纸间漫行 |
全票:100元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英国当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从1960至2010年代创作的超过100件纸本作品,深入探索他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艺术哲学。
大卫·霍克尼(1937-)是波普艺术(Pop Art)的重要代表。本次展品涵盖霍克尼的诸多代表性创作,包括「泳池」「肖像」和「风景」系列,用 iPad 创作的绘画,以及致敬毕加索、梵高等艺术前辈的作品。亮点展品包括《窗帘静物》《西莉亚和椅子》《天气系列之雾》等。
|
 |
|
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 |
展厅:B栋二楼临展厅
本次展览分「天地造物」「溯古撷珍」「灿若星河」三个单元,通过124件(套)文物,集中展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发明创造,引领观者感受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深远影响。
「天地造物」展示中国古代高水平的农业科学技术。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先民通过勤劳和智慧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先培育水稻等重要作物,观象授时以不误农事,发明改良农具提升生产力,兴建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古代农业科技影响至今,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溯古撷珍」展示5项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创造,包括造纸印刷术、瓷器制作术、青铜铸造术、丝绸染织术与建筑制造术。这些科技创新为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也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灿若星河」侧重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现代传承,呈现当今中国在航天、深海探测、极地科考等各个领域的不断探索及跨越发展,并通过沉浸式空间帮... |
 |
|
大道至简——当代书画名家百家学术邀请展 |
前言
大道至简、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大道至简”是宁静以致远,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大道至简”,是一种至美。这种至美予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无穷意境。本次展览以“大道至简”为主题、旨在将艺术家的这种精神注入到美术作品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邀请当代百位书画名家展示他们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艺术创造,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由兰州艺诺艺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毕生轩艺术馆主办,艺诺艺术网、墨里艺术网协办的“大道至简—当代书画名家百家学术邀请展”在毕生轩艺术馆隆重展出。
叠彩流云梦幻境
——品读陈斌中国画的纯美诗意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笔者对陈斌的记忆始终未变,更有其作品中涓涓不息的诗意,似如曼妙迷彩的歌谣,梦境般飘来一个个跳跃的令人享受的音符,绮韵、幻丽、温馨。
2005年秋,“著名画家陈斌应邀... |
 |
|
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 |
承办单位:湖南美术馆
协办单位:湖南省画院
展览地点:湖南美术馆1、2、3展厅
开幕式时间:2024年6月18日 (周二)15:30
前言
由中国国家画院、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是继湖北美术馆、天津美术馆、郑州美术馆、昆山艺术宫、吴冠中艺术馆展览之后的第六站巡展。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是艺术家们自古以来的追求和目标,也是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历史重任的应有之义。本次展览从中国国家画院六位艺术家的最新创作出发,从个体艺术家的视角展开,在展示其艺术特色与个人风格的同时,尝试探讨画院艺术家创作的群体特征,画院身份角色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以及艺术家的创作对于引领社会风尚、... |
 |
|
大写意在岭南——岭南墨社2024年展第一回 |
协办: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展览地点
1. 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羊城创意产业园3-12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2. 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1号粮仓
大写意在岭南——岭南墨社2024年展第一回
序
夫山奔海立,云雷迸掣,百兽震骇,奇崛万有,不可端倪,自然之象也,而叩其所以,惟区区一点心识。心涵造化,游乎神域,则何所非足履目击?此所以诗人对境兴感,而作手应物赋形,盖诗画一也。
昔者唐人王洽始创泼墨,其法度如何,已不可考。闻吴道子图千里江陵,须臾而就,亦仿佛草拟王法。云烟缭绕,山水迂曲,淋漓满幛,此非大写意与?
梁人梁楷,颇得神助,其作谨饬之外,别有一格,所以为心写照,不求形似也。稍后僧牧溪自立家法,或以蔗渣代笔,落墨常有不可思议处,海外甚重其迹。
... |
 |
|
阡陌葑菲——马金波、朱丽绘画作品展 |
支持单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展览地点:山东画院一楼青年艺享空间
院长寄语
古今艺坛,伉俪同善绘画者不乏其例,他们既是人生的伴侣知音,更是艺术上的同道者。他们把自己的审美理想、艺术观念、生活感受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用笔墨表达出来,珠联璧合,形式多样,既是对传统水墨历程的展现,又是自身绘画语言的创新与发展。
马金波、朱丽作为山东画坛的一对伉俪,多年来相随相伴,在绘画上根植传统,却并未停止笔墨语言与形式的探索创新。马金波作品多以“松树、房屋瓦舍”为主,在画家看来,松树寓意挺拔与坚韧,正如自己的绘画历程,这种精神上的投射也让其笔下的这些日常之景被赋予了浪漫气质。因此,他的画面内敛中多充满力量,看似风平浪静却暗含画家内心的波涛汹涌,画面设色大多清冷,呈现出宁静浑厚之感。而作为一名女性画家,朱丽的作品则具有女性独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力,在她笔下,司空见惯的素... |
 |
|
齐物寄情——唐文国山水画展 |
策展人:胡玉录 柴亦哲
承办单位:潍坊市美术家协会、潍坊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潍坊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国画都美术馆、奎文大书房
协办单位:潍坊市收藏协会、潍坊市画廊协会、潍坊市美术馆、郭味蕖美术馆、潍坊集文斋美术馆、画都知道
开幕时间:6月16日10:38
前 言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哲人海德格尔曾引用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这句诗,来描述人间共有的精神回乡之路。唐文国山水中的栖居境界,在今天更堪珍贵和迷人。诗意地栖居,凸显了一种沉寂蕴藉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当你仰观星空,凝望明月,泛舟五湖,踏遍青山,这种诗意便会自灵魂深处缓缓泛起。他以笔墨语言回报对故土的亲和,在顿悟性的写意精神和图式的开合中,保持着对于笔墨本体的自觉,同时他强调山水画语言符合的独立审美价值。
齐物寄情,即重返内心的本真。北宋郭熙《林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