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齐物自有序——方家八人作品展 |
展览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3楼 8、9、10、11号展厅
前 言
在当代岭南文化的沃土上,有这样一个艺术世家——方家,他们以笔墨为舟,在时代的长河中溯流而上,用三代人的艺术实践谱写了一曲“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文化之歌。方家成员大多于不同时期毕业于美术学院,受过学院派的良好训练,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他们始终与时代同行,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积极创新,见证了上个世纪最后三十年至今的艺术变革,从20世纪70年代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强音,到80年代思想解放的创作觉醒,从90年代市场经济下的多元探索,到21世纪数字化浪潮中的跨界突围。他们同属方家,但每人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追求与表达方式,从传统到当代,从岭南到国际,在充满差异性的外部世界中,找到和谐的规律和秩序来生发自己的艺术语言。正如庄子“齐物论”的核心思想,万物看似纷繁复杂,却自有其规律与秩序,归根结底是齐一的。这是方家艺术发展的真实写照... |
 |
|
五色炫曜——沈益群当代工笔艺术展 |
策展人:高宇辉
艺术家:沈益群
出品方:寻茗国际
本次展览主题为《五色炫曜——基于生命温度的视觉表达》,我们试图借由艺术,探寻生命温度与自然符号的深层联结。
地球遥感红外线摄影,以独特视角呈现不同热释光色彩,这是生命温度的具象化——是大自然生物的脉动,是大地呼吸的节律,也暗合中国古人哲学生活的视觉表达逻辑:水为黑,象征深沉与包容;火为红,代表热烈与能量,而花蝶山石,更是自然生命最本真的标示。沈益群的作品,正是以此为灵感根基。
沈益群的工笔,不止于“画花蝶山石”,而是借传统技法,嫁接当代视角——用遥感色彩的宏观,映照工笔生命的微观。
他以具象工笔绘花蝶,细腻勾勒生命的鲜活形态;背景铺陈如地球遥感彩色的大幅色域,构建出实体生命与虚幻地景交织的空间。热烈红荷,在深色背景烘托下,似能量迸发的暖色符号,与背景冷色形成张... |
 |
|
默然的征象——陈光龙个展 |
承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处、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南京美术馆
开幕式时间:2025年8月8日(周五)15:00
展览地点:南京美术馆1、2号展厅
参展画家
陈光龙,安徽省繁昌县人,2013年短期研修于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并至欧洲多国艺术考察,201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2017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油画肖像画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油画雕塑院研究员、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70油画公社社员,齐白石纪念馆、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
|
 |
|
隐现的风景——李荣国个展 |
开幕式时间:2025年8月8日(周五)15:00
展览地点:南京美术馆1、2号展厅
参展画家
李荣国,1972年出生。199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2009年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处副处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壁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油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南京市油画学会副主席。
|
 |
|
无限——苏新平&霍伯特·梅勒 |
展览策划:任戎
展览协办: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展览承办:北京国创共荣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展览支持:北京中德产业园、启迪(北京)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2025年8月8日下午15:00
一场中德艺术展览“无限——苏新平&霍伯特·梅勒”双个展,将于2025年8月8日在北京中德产业园启幕!本次展览由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协办,由德籍华人艺术家、独立策展人任戎策划,展出中国艺术家苏新平和德国艺术家霍伯特·梅勒的素描和石版画及雕塑作品。本次展览持续至2025年10月11日。
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北京分馆)于今年5月落地北京中德产业园,主要开展国际艺术展览、中德艺术家交流及艺术普及等活动,为园区企业及人员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 |
 |
|
鉴古识今:敏求精舍六十五周年 |
展厅:2楼专题厅
全票:30港币 优惠票:15港币
「敏求精舍」是一个成立于1960年的香港私人收藏家团体,以「好古、敏而求知」为宗旨,致力于收集、研究和推广中国文化艺术。该团体成员的收藏质量俱丰,囊括书画、陶瓷、家具等多样类别。
为纪念敏求精舍成立65周年,本次展览遴选逾40位成员的藏品,共呈现超过400件中国艺术品,涵盖书画、陶瓷、青铜器、漆器、玉器、竹刻、家具和鼻烟壶等。参观者得以一览敏求精舍成员的收藏成果,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丰厚底蕴。
|
 |
|
北山瑰宝: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碑帖珍本 |
展厅:展厅三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及图书馆迄今共有20项碑帖及15种古籍善本入选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拟定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唯一有藏品入选《名录》的香港学术机构,其中的20件碑帖拓本全部由利氏北山堂捐赠,统称为「北山十宝」及「游相兰亭」。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20件宋拓碑帖,以及超过12件元代至清代的书画作品,通过跨越7个世纪的文物,系统呈现从古代至清代中国书法黄金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不同时代文人的艺术追求与书法之美。
|
 |
|
保持在线:2008年后的艺术与中国 |
本次展览分为两期举办,分别以「云中游荡」和「全球供应」为题,汇集超过70位艺术家的作品,全景式呈现2008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艺术实践。
第一章「云中游荡」聚焦互联网与技术对中国社会及艺术创作的影响,探索数码平台如何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表达及价值观念。第二章「全球供应」从环境、劳动、社会地位及群体关系的当代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中国作为全球生产中心的角色。
展览将探索技术突进、环境变化、身份认同、移民问题等迫切议题,反思全球化对中国及全球的影响与意义。
图注 :《和我结婚,拿中国国籍》,李爽,2015年,喷墨打印
|
 |
|
人生短·艺术长:丰子恺艺术展 |
丰子恺(1898-1975),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拥有画家、书法家、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的多重身份。他不仅仅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还是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代表,继承了中国画的写意传统与诗意内核,以简笔水墨的形式表现日常琐事,作品简洁明快、平实隽永,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本次展览是上海中国画院成立6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中国画院、丰子恺研究会共同主办,呈现近200件丰子恺书画作品和文献资料,带领观众感受其笔下纯善动人的人间光景。
展览分为「诗意之心」「赤子之心」「悲悯之心」「爱国之心」4个板块,多维展示丰子恺书画艺术的诗意、谐趣与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