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 |
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承办机构:北京云上美术馆
学术主持:杨飞云 朱春林
策展人:红梅
展览统筹:徐欣欣 何嘉欣
设计总监:蔡奇真
设计团队:董书锋 徐国峰 沈艳芳
策展助理:郭梦坷 赵乐洋 白一诺
协办机构:宁波启新绿色世界高尔夫俱乐部、仓耳屏显字库、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2024年7月27日上午10:00-8.15
展览地点:北京云上美术馆油画博物馆
2024年7月27日,“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展将在北京云上美术馆油画博物馆开幕。此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杨飞云、院长朱春林担任... |
 |
|
黔山墨境 —— 岳黔山中国画展 |
承办单位: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贵州省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贵州省黔山书画院、贵州省文艺名家工作室——全国名家岳黔山工作室、贵阳中天美术馆、贵阳市六悦美术馆
展览地点:贵州美术馆 1/2/3/4/6号展厅
开幕式时间2024.08.20 下午15:00
岳黔山,1963年2月出生于贵阳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先后出版个人画集十余册。作品多次参加重要学术性展览,多次在全国重要学术专业刊物上发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内十几家媒体做专题报导。1996年至1997年间受邀请赴俄罗斯、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韩国等国进行艺术考察讲学,举办画展... |
 |
|
因此而行——唐文国+樊杰颖·当代水墨艺术家作品展(第二回) |
承办单位: 烟台市美术家协会、烟台所城艺文书院
协办单位: 华夏美术杂志社、山东儒风文化艺术中心、烟台现代画院、山东城祥文化有限公司
唐文国,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分别于2001与201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韩国榛,王晓辉水墨人物工作室,师承于二位先生,参加中央美院王晓辉水墨人物工作室第1-6回全国巡展,现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樊杰颖, 1971年生于河北,200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为天津画院专职画家,艺术展览部副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
 |
|
爱与眼——仝紫云个展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8:00(周一闭馆)
艺术家仝紫云的个展“爱与眼”将于7月27日开幕,展期将持续至9月18日,由孙冬冬担任展览的学术主持。展览将呈现仝紫云基于传统写实绘画上的新视角,艺术家通过细腻的写实风格和对物体的静默观察,重温油画的历史形象,探索与客体对话中的智性与灵魂。
十二世纪的欧洲教士圣维克托的休格(Hugh
of Saint Victor)曾说,“爱在哪里,眼就在哪里。”
这里的“眼”就包含了智性与灵魂的双重关注。在仝紫云的眼中,油画的历史形象作为一种客体,与可感世界中的其他事物一样,艺术家在与“客体”的对话中,爱作为一种向上攀升的欲望或精神动力,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与捕捉超越自我的价值。
仝紫云将写实作为区分和描绘世界的独特方法,通过细腻笔触和深邃洞察力,探讨时间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展现生命的延续和变化。他的作品融合理性、细腻的绘画与情绪化、非... |
 |
|
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 |
展厅:4楼展厅
山西地处华夏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本次展览将通过逾百件山西文物聚焦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以及山西在此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展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包容性,阐释文物的多元价值。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远古华夏」依托山西人类早期文化遗存、遗物,展示中华百万年的文明根脉及彩陶时代艺术;「范铸华夏」以山西出土青铜器、陶范,回顾中国青铜器铸造工艺方面的成就;「多元华夏」借助汉唐雕塑、壁画、陶俑探索民族融合催生的多元与新潮;「人文华夏」解读古籍善本、书画、陶瓷等蕴含的文化风貌与人文精神。
|
 |
|
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 |
展厅:4楼临展厅D
本次展览作为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的首次集中展示,汇集了长江干流沿线20余家文博机构的300余件史前玉器。整个展览将基于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通过分类与组合展示,向观众展现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的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展览将试图从玉礼制的形成以及玉器在中华文明起源中作用的角度,阐释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的重要意义。
|
 |
|
机械的痕迹 |
CHAT 六厂是香港的纺织文化艺术馆,位于南丰纺织的棉纱厂房原址,致力于通过展览、工作坊和社区活动提供有关纺织文化的知识,以及保护本地的物质和非物质纺织遗产。
纺织技术长久以来在实业家、工程师、政治家及艺术家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山东丝绸工人就已制作出第一部带式传动的纺车。20世纪70年代,香港南丰纺织引入空气纺纱技术,大幅提高生产力。
本次展览将通过 CHAT 六厂的藏品回溯纺织技术发展史中的关键节点,并提供相关历史背景以拓宽观众对展出作品的理解。
|
 |
|
与时代同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展 |
展厅: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三、第六展厅
全馆通票:200元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本次展览共呈现近150件新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作品,展现75年来中国的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致敬前辈艺术家们为新中国美术发展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与新中国的历史相伴而生的是各个门类的红色文艺经典,新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展览以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主题为线索,分为两个部分,「巨变:建设新中国」部分选取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的生产与建设的作品,以及描绘各个不同时期时代新风貌的图像,展现了党和人民对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景;「回眸:革命的时代」主要展示表现革命年代和战争主题的作品,是对过往革命历史的回望。
|
 |
|
苏新平 |
展览地点: 成都市美术馆B区(成都市当代艺术馆)B1/B4/B5/B6展厅
“无论是行走的男人,
还是沉默的马,都是我自己”
——苏新平
7月27日,苏新平西南地区首个同名个展——《苏新平》展览将在成都市美术馆B区拉开帷幕,展览展出70余件/组作品,涵盖雕塑、油画、版画等,诚邀您共赴这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感受苏新平笔下草原的辽阔与都市的镜像,体验艺术与时代的深刻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