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丁乙:盘山之路 |
策展人:崔灿灿
支持单位:云南省博物馆、MUSEUM
展览地点:昆明当代美术馆、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2025年7月26日至2025年11月9日,昆明当代美术馆和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将联合呈现艺术家丁乙的最新大型个展“丁乙:盘山之路”,展览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丁乙:盘山之路”将丁乙三十八年来持续创作的“十示”符号融入云南纳西的文化脉络,以一条“盘山之路”构建当代艺术与古老文明的对话。
近几年丁乙不断尝试以抽象语言诠释多元的地域文化。为了筹备此次个展,2024年,丁乙三赴云南纳西族聚居区,亲访东巴文化与自然地貌,纳西人的自然崇拜、生命归宿观、二十八星宿历法及史诗《神路图》,成为丁乙创作的灵感源头。他将古老传统注入“十示”体系,旨在找到地域文化与抽象艺术的结合,同时对东西方的艺术观念进行再思考。
展览共分六大单元,叙事跨越两馆:昆明... |
 |
|
诗意地栖居—梁文博中国画作品巡展(济南) |
学术支持: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京行艺术馆、溪山清远济南生活馆
协办单位:容社、济南中央商务区文艺联盟、《画说收藏》栏目组
策展人:刘明
开幕时间:2025.07.12周六下午3:30
在当代中国画坛的璀璨星河中,梁文博的绘画犹如一泓清泉,始终保持着对生命本真的执着叩问。这位生于渤海之滨,成于泰山脚下,黄河岸边的艺术家,用纤毫毕现的绘画语言建构起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活剧场。
西藏系列
在这个图像狂欢的时代,梁文博的绘画犹如一剂清凉散,提醒我们慢下来凝视生命的本来面目。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传统的中国绘画,非但没有成为博物馆的化石,反而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那些凝固在绢素上的生活瞬间,既是一个人记忆的窖藏,更... |
 |
|
千年神遇:北宋西园雅集传奇 |
展厅:北部院区 第一展览区 202、204、206、208、210、212室
西园雅集是历史上最富盛名的雅集传说,据传苏轼、黄庭坚、李公麟、米芾、王诜等北宋文艺名士曾齐聚汴京西园,共襄一场风雅聚会,会后由李公麟绘图、米芾书写记文来纪念这场盛事。
本次展览将作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的重点展览活动,陈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及借展的54件文人书画和文献,以「西园雅集」为核心展开,再现千年前的雅集风华。
展览分为「西园雅集」「舒心畅意」「百代典范」3个单元,第一单元以赵孟?、仇英等人描绘西园雅集的画作为引,配合司马光、欧阳修等名臣书迹,让观众感受北宋士林与政局交织的时代氛围。
第二单元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蜀素帖》、苏轼《书前赤壁赋》及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等书法名迹,以及东京国立博物馆借展的李公麟《五马图》与舒城李氏《潇湘卧游图》、巴黎赛努奇博物馆借展的李公麟《山... |
 |
|
无羁之境:洛桑原生艺术收藏与他方视界 |
展厅: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楼
全票:60元
本次展览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原生艺术展,以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藏品为中心,汇集52位艺术家的259件作品,结合文献、档案与影像资料,综合呈现原生艺术及其发展历程。
「原生艺术」(Art Brut)这一概念由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于1945年提出,指的是游离于传统艺术世界之外自学而成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
1971年,杜布菲将收藏的5000余件作品捐赠给瑞士洛桑市,形成了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Collection de l’Art Brut, Lausanne)的起点与核心。通过持续不断的购藏、受赠以及对新的创作者的发掘,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现已成为全球独树一帜致力于原生艺术保存与研究的公共机构。
本次展览划分「内向世界」「人物形象」「生灵万物」「世间」「分门别类的世界... |
 |
|
宋韵辽风: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展 |
展厅:北京大运河博物馆(11号展厅)
考古学上「窖藏」指物主在突发事变过程中藏匿的宝物,大多盛装在金属或陶瓷瓮罐中掘地埋藏。易县大北城金银器窖藏发现于1986年,以金银器为主,共计400余件。物品风格以宋式为主,融汇辽代纹饰与工艺,体现宋辽风韵兼具的多元文化特色。
本次展览将汇聚约240件(套)文物,其中包含16件国家一级文物,系统展示1986年河北省易县大北城村出土的窖藏金银器,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宋辽对峙时期的燕云十六州,阅读宋辽并立时期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画卷。
展览分为「却对菱花淡淡妆·饰品」「壶中别是一家春·酒器」「御仙花带瑞虹绕·带具」「熔铸乾坤凝日光·货币」「琳琅完璧可有期·杂项」5个单元。
饰品单元中的钗、簪、梳、耳环、钏镯等大多成对成套,形制规整,纹饰一致性较高,充分展现宋代工匠的高超技艺。酒器单元呈现的注碗、盘盂、酒盏、果菜碟与盘等,... |
 |
|
山水有清音:安徽文化艺术大观 |
全票:88元
本次展览为近年来在京展出的规模最大的安徽文化主题展览,共呈现国内近30家机构约400件文物和当代艺术作品,通过「水」「山」「形势」「人文」4个板块建构叙事,对安徽文化艺术进行宏观的梳理与展示。
第一部分「水」探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对安徽文化底色的构建意义,主要展出双墩、磨盘山、凌家滩、薛家岗、禹会等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凸显安徽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山」在水的基础上展示安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重点突出黄山对千百年来中国文化艺术进程的塑造作用,探索安徽的名山如何影响东方美学范式的形成。
第三部分「形势」集中展示安徽境内出土的先秦青铜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瓷器、明中都遗址发现的建筑构件等,阐释独特的山水地理环境和交通位置对安徽文化多元性、开放性的塑造。... |
 |
|
蔡沛倚:從我處經過 |
开幕时间:2025-07-19 14:00-18:00
BROWNIE Project 画廊荣幸宣布即将呈现台湾艺术家蔡沛倚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 「從我處經過」。此次展览将呈现艺术家移居伦敦后创作的新作,展览将于2025年7月19日周六开幕。
蔡沛倚(b.1994)生于中国台湾,现居英国伦敦。蔡沛倚的创作灵感源于TA对个人身份和经历的深刻洞察,以及TA对亚裔酷兒群体在离散社群中的经验探索。蔡沛倚的创作是创伤考古学、形式实验场与生存宣言的三重奏。TA对画布的反复打磨,通过层叠覆盖模拟记忆的沉淀与遮蔽,用色彩与肌理搭建临时避难所,最终在个体与集体的裂隙中开辟出抵抗性美学空间。其艺术不仅修复了自我,亦为全球化时代的流离者提供了“生存的图解法则” — 如TA所言:“群聚是宿命,隐蔽是策略,而绘画是第三种出路。”
关于艺术家
蔡沛倚(b.1994)生于中国台湾,现居... |
 |
|
长夜将晓:达伦·阿尔蒙德 |
开幕时间:2025-07-17 17:00
英国艺术家达伦·阿尔蒙德(Darren Almond)自 2016 年后首次重返白立方香港举办个展,将呈现全新绘画系列,诠释着他对时间、记忆与场所的不稳定性之深刻探索。这位艺术家将数字视为理解世界,并且是人类共通的一种表达形式。他的作品一直探索着多层次的“时间概念”,本次展览包含三个系列作品,利用金、银、铜等元素处理画面,分别从机械计时、季节轮回及天体运行等维度探讨时间,揭示自然周期与人类脆弱的计量企图之间的复杂博弈。
|
 |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 |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3、南4展厅
门票:全价票120元 /人,优待票60元 /人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联合主办、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支持的“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将于2025年7月23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
展览将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绘画巨匠伊利亚·列宾的艺术生涯,以其艺术创作之路为线索,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如丝带般环绕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不仅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更见证了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艺术成长历程。列宾的正式艺术训练始于涅瓦河畔的皇家美术学院。享誉世界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其构思正源于他与同学萨维斯基在涅瓦河上的一次旅行。涅瓦河的粼粼波光既倒映着列宾勤奋求学的身影,又激发着他永不枯竭的创作激情,更记录着他那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本次展览“涅瓦河畔的遐思”,将引领广大观众回溯这条滋养了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