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对话|文化与金钱-「土豪」刘益谦如是说 |
关于刘益谦的负面新闻实在太多,多到令人对他好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会招来如此多的“不待见”。
一席谈,大致有了答案。刘益谦说:“不需要美化我,但丑化我,我也不在乎。”在当下的媒体时代,作为旁观者,对于新闻漩涡中的名人,不必幻想,也不抱有成见。看完这篇访谈,或许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刘=刘益谦
... |
意义的延伸与弥散 |
何: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真实的赝品》这一系列作品的?
焦:应该是2008年的7月份。第一件作品叫《中国制造》——一个很大的箱子,带有明显的波普风格。如果追溯起来,最早的创作观念应发端于2004年,当时也是创作了一个小箱子,那年国庆节的时候,参加了在重庆铁路医院旁边“十一间”艺术区的展览。展览后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讨论得比较多的还是认为它是一件“超级写实主义”... |
卢鹏:国画创作需融入中国文化和自身特色 |
“中国画需要将自己的特色放在画里面,如果要画桂林山水就要去桂林,要将更多中国的文化融合在里面,构成一幅画。”日前,知名画家卢鹏先生在“2013卢鹏风景画展”举办中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古典精髓融入油画创作
国画是对中国文化的研讨,从小就喜欢绘画的卢鹏在绘画方面创造出自己... |
对话青年军旅艺术家胡云峰 |
近年来,各艺术机构、媒体等越来越关注青年艺术家,从国内到海外,形式层出不穷:比赛、展览、拍卖会、公益活动......不论组织方有怎样的目的, 最主要是要真正了解当下青年艺术家,推动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到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青年军旅艺术家胡云峰,对话中发现他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思维和想法,也了解到军旅艺术家的生活状况。
记者... |
翰墨生情笔端生辉——访开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闫振 |
人物档案
闫振,又名闫金政,书法四体皆能,学养深厚,精研书法理论,加之其聪慧的悟性,融众家之所长,承传统神韵,创自家风格,技艺高超,书德高尚,其书作先后20多次在中国书协举办和联办的大展赛中入展和获奖,还被人民大会堂、军事... |
周燕:墨落千峰里,梦行雪尘中 |
【画家简历】
1977年出生于浙江临安,2001年12月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
2003年6月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7年7月毕业... |
漆画的解读与践行--程向君访谈录 |
程向君先生作为现代漆画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多年潜心于从漆画本体语言出发,探究漆画艺术的表现空间,推陈出新,特立独行,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走在漆画发展的前沿。本期访谈中,程向君先生不但对个人创作作了详实的回顾与多维度的阐释,更对漆画艺术评判标准及漆画独立表现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直指漆画之发展“瓶颈”,观点犀利,警人深思。
一、突破工艺局限 重... |
《雕塑中国》系列访谈之对话于凡--重视雕塑本体 |
记者:“雕塑中国”的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一次创作回顾展,从1918年建校到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年,也相当于是对中国现当代雕塑史流变过程的一个回顾,而您,作为雕塑系的老师,同时又是当代雕塑艺术家,从您的角度,是怎样去看待这样一个大型的历史性回顾展?
于凡:这是一个好的契机,央美艺术中心提供场地和资金,雕塑系借此机会举办这个展览,我觉得还是很难得的。梳理... |
汪港清、韦红燕伉俪访谈:工笔画发展应有精神回归 |
他们大学时代相识,在绘画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他们相互欣赏,相互支持。他们非常有默契,虽然在绘画形态上有所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品格。
2013年8月,等待数天后,终于与两位老师见面。韦红燕和汪港清的工作室放着未完成的作品和成摞的书籍,除了这些就是绘画用的笔墨。在这种简单、朴素的环境下,二位有的是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和信仰。
... |